2025 WCLC|陈丽昆教授:高剂量伏美替尼联合治疗方案或为三代TKI耐药伴脑转移患者赢得生机!
在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领域,第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显著改善了患者生存预后,已成为一线标准方案。但临床中,EGFR-TKI治疗后仍难以逃脱耐药困局。同时,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易于发生脑转移,极大影响患者预后。
在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领域,第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显著改善了患者生存预后,已成为一线标准方案。但临床中,EGFR-TKI治疗后仍难以逃脱耐药困局。同时,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易于发生脑转移,极大影响患者预后。
8 月 29 日,中国 NMPA 宣布,已批准勃林格殷格翰的肺癌创新药宗艾替尼片( Zongertinib) 上市,单药适用于治疗存在 HER2(ERBB2)激活突变且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精准治疗时代下,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已成为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重要治疗手段,其高效、低毒、特异性强、使用方便等显著优势,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青睐。然而,临床上还有一些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患者,以及吞咽障碍或因其他原因无法口服用药
在HER2阳性乳腺癌的诊疗实践中,曲妥珠单抗经治人群的一线方案选择,始终是临床绕不开的焦点议题。当前,紫杉类药物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THP)方案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类药物均为该领域的重要治疗选择,二者“孰应作为首选”的学术探讨持续深入。
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ALL)是一类高度侵袭性血液恶性肿瘤。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问世前,患者预后极差,长期生存率不足20%。一代、二代TKI的临床应用显著改善了治疗效果,但耐药与复发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第三代TKI如普纳替尼虽能克服
日前,拜耳宣布美国FDA已接受其在研小分子sevabertinib(BAY 2927088)的新药申请(NDA)并授予优先审评资格,用于治疗携带激活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突变且既往接受过全身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彻底改变了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结局。然而,TKI治疗的长期毒性(包括体重增加)正日益受到重视。体重增加主要报告于涉及阿来替尼、洛拉替尼和神经营养性酪氨酸受体激酶(NTRK)抑制剂的研究中。[1]